|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济南“火炉”今夏“熄火” |
|
|
济南“火炉”今夏“熄火” |
|
作者:罗晓飞 来源:济南时报 时间:2003/8/26 9:48:56 【字体:小 大】 |
|
|
|
今年夏天的济南有点儿“怪”——以“火炉”闻名全国的这个城市,始终没太“发火”,不仅气温低,而且雨水多——泉城人度过了一个“凉夏”。 夏天雨水多,冬天就会格外冷——对于这个民间颇为流行的说法,气象专家如何说?今年的冬天将会是一个寒冬吗? 8月23日,正值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表示中止的意思,处暑即表示夏天结束。由于处暑之后北方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天气就开始转凉,这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黄河流域一带的气候特点。 但是回顾2003年夏季,人们普遍会有一种感觉:今年夏天似乎比较短——因为还没如往年一样感受“火炉”的“热情”,夏天就已过去了。 ■“火炉”今夏“熄火” 济南市气象资料表明,今年从6月1日到8月23日的近三个月中,最高气温出现在6月20日,为37.5℃。之后,7月、8月的最高温度都在35.0℃左右。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6月份济南市平均气温比往年偏低0.3℃,而市区平均气温偏低0.6℃;7月份全市平均气温偏低1.1℃,市区平均气温偏低1.6℃;8月中旬市区平均气温更是偏低2.0℃。据市气象台分析,8月下旬我市平均气温可能还是偏低。换句话说,这个夏天不太热,济南——这个北方的火炉“熄火”了。 人们对济南夏季记忆犹新的是炎热,尤其7月份最为炎热。以2002年夏天为例,在经历连年大旱后,整个7月份济南都被高温和闷热所包围着,近乎饱和的相对湿度使人仿佛生活在一个大“桑拿”房里;7月中旬连续8天高温,其中5天超过了38℃,7月14、15日连续出现40℃以上的高温,尤以15日42.0℃的高温达到峰值,两日高温均创1956年以来的历史纪录…… 相比之下,今年7月给人感觉很爽。先是连续多日阴雨,也没有明显的高温。据统计,今年7月里有11天的气温在30.0℃以下,其中有一天的最低气温只有18.0℃,相比去年7月创纪录的42.0℃高温,这个7月没有“冒火”。从6月1日到8月20日,济南市平均气温为25.8℃,比常年平均值偏低1.1℃。 ■“火炉”不火受益台风不多 综观2003年夏季气候特点,我市呈现出降水多、气温低、湿度大的特点。对此,济南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闫学超解释,“往年北跳的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今年较长时间在江淮地区徘徊,夏季济南市大多数时间处在副高的边缘,因而多雨也没有高温天气。” 闫学超告诉记者,济南夏季天气主要与副高密切相关。在夏半年(4至10月),海洋季风依附副高,沿着其西北侧边缘伴随着季节的活动向北推进,并且不断加强。给我国带来的降水主要是季风跟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之后,大概在副高的西北侧造成绵延数千公里、宽上百公里的雨带。位于副高西北边缘地区多为雷雨和阵雨天气。 当副高稳定少动时,该地区容易产生持续性降水,从而可能造成洪涝灾害;而在副高控制的地区,却会出现晴空万里的天气,时间长了可能还会出现大范围干旱。“今年夏天,我国江淮地区先是大涝,接着又出现大旱,就是与副高的进退有关。”闫学超说。但是今年七八月个别日子,我市短时受到副高控制,即使气温才32℃、33℃左右,可空气湿度却达到60%以上,天气十分闷热,人们也受不了。 那么为什么今年的副高长时间控制着江淮地区,没有北跳控制济南呢?气象专家说:“副高没有向往年那样北跳控制济南,是因为今年从江浙一带登陆的台风不多,没有把副高顶上来,因而副高较长时间控制在江淮地区。” ■今年会是个寒冬吗 副高给济南带来充足的降水。今年截至8月20日,济南市降水达467.0毫米,比常年偏多20.5毫米。老百姓中有一种说法:夏天雨水多,当年冬天就十分冷。同时,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1月以来,除2月份我市月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平均值外,其余月份皆低于常年平均值,尤以7月份明显偏低。那么今年济南会是一个寒冬吗? 对此,山东省气象台从事中长期预报的专家奚秀芬说:“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事实上,从1986年以来我省一直处于暖冬,即使有的年份夏季降水多,冬季平均气温仍高于常年平均值。”她向记者解释,我省从1986年到2001年,已连续经历了16个暖冬。“所以夏季降水多少与冬季气温没有必然的联系。”以1987年“8·26”为例,一次降水过程就达300多毫米,可1987年冬天还是暖冬。 | |
|
文章录入:太阳神 责任编辑:太阳神 |
|
|
上一篇文章: 济南城市规划情况 下一篇文章: 黑虎泉复涌了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