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段永基资本运作新浪?
作者:金凡  文章来源:搜狐IT  更新时间:2003/9/5 9:43:58

段永基资本运作 玩火的游戏?

  从四通电子到中关村科技,从中关村到新浪网络门户概念,四通系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资本关联,却在实业投资赢利领域缺乏建树。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技巧可以帮助企业一时,不能够维护企业一世。

  9月3日,新浪正式任命段永基为新浪董事会联席董事长。就这样,继2002年初“蓝橙联盟”破裂,吴征辞去联席董事长之后,新浪再次出现双董事长执政的局面。

  董事长姜丰年表示不知道外界为什么会对段永基的上任有这么多猜测,姜自称是他主动提出邀请段永基共同担任新浪董事长,并打电话说服新浪其他董事的。于公于私,段永基都是顺理成章地走到新浪的前台,但是四通系的资金链并没有随着段氏的到任而完全理顺。

  段永基指挥四通:埋藏在资本中的真相

  四通集团从2000年开始二次创业,然而运作并不如意,据说两年多的改制由于“决策随意性、行为短期化、成本和费用膨胀”而让四通徘徊在发展低谷,集团资产负债率远高于联想,中关村固有的老三大企业发展排名应该从“四方联”改为“联四方”。

  作为中国新经济浪潮中的标志性人物,四通系的掌门人段永基对高新产业的未来发展感到压力重重,困扰这位中关村老创业者最大的是机制缺失。段永基曾经公开讲过,他认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高科技园区的建设有三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二是金融支持体系,要解决民间资金进入科技产业的投资体制和退出途径,三是要有一个创业软环境,主要是法治环境和文化氛围。

  理顺产权是四通管理层最重要的工作。在资本市场修炼得很“高深”的段永基已经习惯于将真相深深埋藏。从2001年开始,段永基低调出卖四通集团麾下的四通高科,老四通、新四通分离,明晰企业产权,以资金和机制为驱动器,剥离、重组原有股权和资源,段永基的资本运作让人目不暇接,然而他的真实想法却无人知晓。、

  段永基躬身资本运作,颇有经典和悲壮的色彩。他横跨了民营资本和国企两大界线,既是大型民营企业四通集团的所有者,又是大型国企中关村科技的经营者,他一手抚平了中国股市心惊胆战的股市源资金链危机。

  在产权改革推不动的情况下,冻结存量、改革增量,这是一条转轨经济过程中大多数国有企业必经的道路。段氏曾经明里暗里表示过这样思路:四通和中关村科技就像他的左右手,都是不可或缺的。

  集团不动、下位构造、反向收购。参与过四通产权改革的人士一下子就认出了段村长的手法。在四通集团和中关村科技“双手互搏”的过程中,段永基通过财技和多年来积累的人脉资源,把四通产权改革渐渐推进到新境界。

  资金链紊乱:细致运作粗放经营

  通过组建新的产权清晰也便于产权改革、管理控制的新公司,新四通赎买老四通的核心业务,把四通最好的业务转移、注入到控股企业中。段永基打造着新的资金链,也在构建着新的商业帝国。

  就资本运作而言,段氏的风格是极其细致周到,资本壳的所有价值被吮吸得干干净净。1999年改革新四通拿走了老四通(四通集团)的IT分销业务,2002年中关村科技又买走了老四通的系统集成。除了一点生物医药、房地产,老四通现在几乎已是一个空壳——虽然资产比1999年时没变多少,但业务功能几乎已经损失殆尽。

  然而一旦资金进入实业领域,四通系薄弱的运作短板就马上暴露。体制改革不能超越市场经济规律,再细致的资本运作遇上民营企业风格的粗放式实业经营,终究是无法维持商业平衡。

  中关村主营业务有开发建设、生物制药、信息通信和金融投资四项主营业务。房地产建设和生物制药的运作相对稳定,但是它们无法提供大量的资金来源,所以段永基更加注重信息产业。四通系全面出击,与阳光合作的传媒产业、投资北京歌华的广电业务、与微软合作的中关村软件几乎都是概念运作。

  2001~2002财年,段永基向中关村科技股东交出一张更高负债、更多应收账款、新业绩持续亏损的答卷。2002年1至3月,中关村亏损873.53万元。信息通信业务板块一季度亏损414万元。

  2001年年报显示,中关村2001年末应收账款净额13.52亿元,较2000年末增加33.86%。其他应收款净额39.36亿元,同比增加134.56%。在这种情况下,中关村只能频频借贷,负债合计73.8亿元,负债比率达82.4%。

  截至2003第一季度,中关村公司信息化业务亏损1869万元;生物医药盈利1465万元,建安施工及房地产开发业务亏损172万元;金融投资业务也没有大的起色,合并报表后共亏损3968万元,很有可能年报再度报亏。

  老四通之后有新四通,新四通周围有中关村概念,中关村概念潜力挖尽以后,四通系IT产业惟一的潜力来自门户网站新浪。段永基不止一次想把手伸向新浪,王志东曾经透露,他在位时期,要花1/3的精力来与老段周旋,不然新浪早已坠入四通系的资本运作中。从四通系种种资本运作迹象看,王志东的话很可能是真的。

  我们往往忽视财富的创造,而看重财富的集中;轻视实业投资,而强调所谓的资本运作。技术创新和实业投资是“本”,而金融创新是“末”,过分强调产业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必然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然而我们的高科技产业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金融意识形态,更多的是助长了金融投机,而在实业投资与财富创造方面缺乏建树。

  随着段永基从后台走到前台,新浪已经落入资本投机的局中了——它是第二个中关村概念,又一个资本运作的祭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