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银行业界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还没有哪家银行在革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可与招商银行相比。如果说1995年7月招行推出的“一卡通”业务确实是“一招鲜,吃遍天”的话,那么此后不断推出的“一网通”、“金葵花理财”、“点金理财”等金融产品,则树立了招商银行作为一家技术创新型银行的社会形象。在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之路上,招商银行一直在扮演一个“吃蟹者”的角色。而事实上,吃一只“螃蟹”并不难,难的是可以靠“吃螃蟹”起家,并且还把“吃螃蟹”作为一种优势,变成一种“习性”,进而渗透到整个企业发展的各个角落。 创新是招商银行发展动力之所在,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理念创新是基础 招商银行个人银行部经理王宁桥对招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历程相当了解,他认为招行各个金融产品的创新不仅仅只是产品的创新,更有着理念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体制的创新、营销的创新,“创新贯穿了整个业务的发展过程。而理念创新是基础。” 创新有时可以很简单,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许多银行还是机关作风,这种与机关同步的作息时间和方式给顾客带来诸多不便。总部位于深圳的招行当年即率先推出储蓄夜市,将营业时间推迟到晚上8点,这一创举在当时的深圳引起很大的反响。 做与不做往往就在于理念出发点的不同。“招商银行创新的动力基础就是‘因您而变’。”正是在这个新理念的指导下,招商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1995年,当国内银行业界还在纷纷致力于储蓄存折的电子化时,招商银行便开始采用国外先进的客户号管理方式,推出了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于一身的“一卡通”业务,在中国银行业界发起了一场个人金融服务方式的变革。“一卡通”业务在其后8年的发展历程中,浓缩了中国现代个人金融服务的创新历史,现在招行“一卡通”是最受中国人喜爱的银行卡,迄今累计发卡量2400多万张,卡均存款余额为4500元,位居全国银行卡首位。 “‘一卡通’业务变革不仅只是形式上的。”王宁桥认为,最重要的是它是一次中国金融服务意识上的变革。“‘一卡通’的推出,完全是一切从客户的利益出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卡通”的推出使得传统银行业界的储蓄业务从过去的单一型、分散型向综合型、系统化处理的方向转变,实现了从低层次单纯的储蓄业务向个人理财综合服务的一次“质”的飞跃。这一变革符合并引领了当时求快求便的生活潮流,所以推出后,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此后国内其他的几家银行开始模仿“一卡通”,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与服务。但以理念创新为基础的招行在产品的创新上是“一招先,招招先”,在不断丰富“一卡通”服务功能保持领先地位外,还于1997年率先在国内推出网上银行,将银行卡的服务与网络相结合,再一次领跑银行业界。在这场银行业界产品创新的追逐赛中,招行“一卡通”业务一直是国内各银行赶超的目标。但当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功能强大、花样繁多的银行卡时,招行又在“一卡通”的基础上,建立了个人银行的高端服务体系——“金葵花理财品牌”及服务体系,此后又将贷款功能推到网上银行来完成,一次次引领国内银行业的产品革新方向。 招商银行副行长李浩对记者说,“如果招商银行对中国的银行业界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在中国的金融界里引导了一个潮流,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理念的转变。”他认为,相对于技术工具与这些技术工具运用的好坏,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如果没有这些,那么技术也只能是技术。 技术创新是关键 招行“一卡通”的发展也同样依托科技的创新,围绕着“一卡通”的技术创新给招商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力,以“一卡通”为代表的招行银行卡是目前国内银行卡里功能最完善、服务渠道最广泛、理财功能最丰富的银行卡。 很长时间以来,与国内其他几家发卡银行相对比,招行的“一卡通”带给客户异地结算业务方便所带来的快捷,要远大于其他银行。因为依托于领先的科技平台和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招商银行在个人银行服务方面已构建起了柜台通兑网、柜员机全国通兑网、POS全国消费网以及网上银行四大个人理财综合服务网络,这四大服务网络的建成,为“一卡通”向客户提供更加优惠的理财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8年来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一卡通”已具备了居家理财、投资理财与融资理财等20多个功能。 从1995年率先推出“一卡通”,1997年推出网上银行,1998年率先实现全国ATM机提款、柜台通存通汇、POS全国联网消费、2000年推出第一个手机银行到2002年推出第一个PDA掌上银行等,招行每个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无不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我们给银行定位为技术领先型银行,因此我们业务的扩展是从技术入手,而不是从铺设网点入手。”招商银行副行长李浩回忆当年的发展情景对记者说。基于技术革新而建立起来的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事实证明,当时招行的决策对于银行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招行几年来在技术革新方面所使用的新技术绝大多数都是由银行自主开发。尽管是招行首先将互联网技术引入中国银行业界的业务范畴,但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实在太快,在越来越多的竞争面前,国内其他银行也开始加快了追赶的步伐,不过目前招行在技术上的优势还是相对明显的。李浩认为,国有商业银行陷入目前的状况主要还是机制问题,“如果商业银行机制改革了,它们的潜力是巨大的。” 营销创新是手段 我们往往会把很多分析招行创新原因的目光放在它的理念、技术革新或是体制上,因为招行是中国首家由法人持股的股份制银行,而很少将目光放在金融产品营销手段的创新上。 王宁桥,这位在招行个人银行部从业多年的经理认为,招行营销的创新相比于其他的业务创新来说,是最具实践性的创新。因为在“一卡通”业务的营销实践中,招商银行开展了诸多的创新性营销活动,这在国内银行业界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998年招商银行率先开创了国内银行全国营销活动。招行当时对整个营销活动进行了统一策划、统一主题、统一路演,开辟了银行服务走出柜台、走向街头、走进社区、走近客户的先例;2000年招行还走进大学校园,向未来的客户推广“一卡通”和“一网通”;2001年,招行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新世纪,新形象,新服务”大型个人金融理财服务路演;2002年,精彩网上行、理财网上通、招行外汇宝等营销活动推出,强化了“一卡通”高科技服务及不断丰富的投资理财功能的品牌形象;2002年10月,招行开始实施客户分层服务策略,推出“金葵花”,实行一对一的客户经理理财等服务。到目前为止,“金葵花”客户数量已经达到3.8万户,新增存款近380亿,占个人储蓄存款余额的30%。 在招商银行的营销创新实践过程中,其行长马蔚华身先力行,首先进行行长营销,做招行最大的营销员,这在国内的商业银行中,也成为一大创新,马蔚华与他的同事们一样也成了招行营销创新路上勇敢的“吃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