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资本运营与企业发展
作者:徐 方  文章来源:济南日报  更新时间:2003/9/4 14:59:20
    本报讯 昨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周春生教授在舜耕山庄作了题为“资本运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专题讲座。记者摘编周教授的部分观点,以期对企业有所启发。
    周春生认为,新经济的本质实际上是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关系。“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而资金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
    周春生说,企业领导人最主要的能力是整合资源的能力,这里的资源包括土地、技术、公共关系、品牌、营销渠道等。资本运营的目标在于资本增值的最大化,资本经营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现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和收购或出售。
     周春生认为,从经济角度来说,资本运营的主要目的在于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追求价值最大化,不仅可以使企业在不同社会背景和目标设定的情况下较为完善地做出各种决策与权衡,而且可以保证企业具有长久的现金流和发展空间。
    周春生认为,新经济时代,市场能力和融资能力将会成为企业成长的双翼。在融资能力方面,要使股票(而不仅是公司)更具投资吸引力,建立广泛的投资主体,使现有投资者满意、吸引潜在投资者,奠定再融资的基础。公司股票的首次发行只是公司的第一桶金,上市意味着与投资者的契约关系的形成,是持续服务、沟通的开始。
    并购是一种金融交易,它可以使企业通过产权、控制权的重组,达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节省资本等目的。
    并购要讲究“战略”,应反映或强化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思想,并能对利润结构和价值链起到强化作用;另外,高超的资源整合和运作能力也是并购活动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并购应“不求大而全,但求有优势”。
    周春生认为,中国并购市场前景广阔:中小企业众多,但缺乏规模效应;恶性竞争呼唤产业重整;“国退民进”使得国企改革引发购并重组;市场发展提供并购机遇;法制完善提供外部环境;涉外收购将更加活跃。
    他最后说,中国目前资本运营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国退民进”、管理层收购、民营企业上市以及海外上市。 (徐 方)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