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30年济阳全面融入济南 未来五年将积极推动撤县设区
作者:蒋龙龙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更新时间:2016/1/25 0:17:40

◥济阳将继续加大发展食品工业,图为统一饮料生产线。(资料片)

齐鲁晚报记者 蒋龙龙                  

23日,济阳发布《济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记者从规划草案中了解到,未来5年济阳将建设成为与济南高度融合、一体发展的全市区域性经济中心重要增长极、区域性物流中心重要板块、济南卫星城、泉城生态后花园。到2030年,济阳县将全面融入济南。

推动撤县设区,一半济阳人住城里

根据草案,济阳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美元以上,迈入现代化门槛。济阳县将积极推动撤县设区工作,积极融入对接省城,

在未来5年,济阳县的城镇化水平将逐年提高,2020年县域总人口控制在60万人以内,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2万人。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形成城乡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活环境良好、产业布局合理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

济阳县将以济北开发区、崔寨片区为依托,不断深化与高新区的联动发展,科学规划和开发国道220线两侧100多平方公里的空间,积极承接济南制造业转移和发展,打造济南制造业“躯干经济”的新载体。

济阳还将充分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综合运输网络,沿国道220线科学布局专业化物流仓储网络,大力发展基于优势产业和物流节点的现代物流业。

瓜菜有统一品牌,打造“菜篮子、瓜园子、果盘子”

济阳作为黄河北的粮食大县。在未来5年,济阳县将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畜牧业,与济阳县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形成有效对接、融合发展。济阳县发展农业,还将推动实施“互联网+农业”工程,推进“农超对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济阳县将以曲堤黄瓜、仁风太平西瓜、垛石回河西红柿、孙耿土豆、新市辣椒等优质特色产品为基础,打造统一的“济阳瓜菜”品牌,宣传推介“五彩果蔬之乡、休闲生态济阳”,扩大济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将济阳建设为济南的“菜篮子、瓜园子、果盘子”。

济阳县还将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济阳县将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核心,以垛石镇为重点镇,以周边镇为辐射区,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建成设施齐全、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的观光农业体系。

根据草案,到2020年,济阳县休闲农业产业实现突破,建成休闲农业示范园(示范场、示范基地)7处,建成一批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旅游示范村、生态文明乡镇和最美乡村,休闲农业水平居省内中游,休闲产业年接待客流量从现有的10万人次发展到30万人次。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工程。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构建全程监管体制。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药交易备案制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济阳县城将向南向西拓展空间

根据济阳县的城市总体规划,济阳城区空间未来主要向南向西拓展。向南到黄河大街建设滨河片区,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合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加强公园绿地、景观广场建设,打造建设成为体现济阳现代化形象的城市新区。

济阳县城向西到大寺河建设澄波湖片区,将依托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加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增加滨水休闲娱乐功能,打造生态宜居的滨水片区。

济阳县还将推进文化健身广场、商业商贸中心、城市规划展馆建设。修建文体公园、黄河湿地公园、新元大街带状公园,继续完善提升澄波湖公园和济北公园,形成休闲娱乐滨水功能齐备的城市公共户外体系。

济阳县还将综合整治城市和农村环境。到2020年,济阳县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89%以上,燃气普及率达90%以上,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5标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

济阳县还将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逐步提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水平。到2020年全县建成10个左右农村新型社区。济阳县还将保护特色村落,修缮保护水体、古院落、古建筑、古树名木和古文化遗址,挖掘历史文化,传承文化脉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