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1月10日报道 全球最大的主板厂商华硕日前发布重大盈利预警,称2008年第四季将出现成立以来首次亏损,公司高管因此要求主动降薪3成。昨日其股价一开盘便大跌7%,跌停锁死。包括高盛、JP摩根、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投行随之调降华硕的投资评级至"卖出"或"表现逊于大盘"。
事实上,华硕的液晶不景气仅仅是台湾IT业进入"冬天"的冰山一角,PC业、半导体业和液晶面板业--台湾IT业三大支柱均经历着由金融危机而带来的大衰退。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更声言:"景气比想象的坏三倍。"
PC业最坏时刻还未到
华硕在盈利预警中称,2008年第4季将出现2%-5%的亏损,若以华硕品牌业务2008年第4季约140亿元人民币的营收估算,税后将出现2.8亿-7亿元人民币的亏损,这是华硕自1989年成立以来首度出现亏损。
华硕称,造成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全球经济急速下滑,PC需求迅速萎缩,超乎公司预期,并严重影响营收及净利表现。此外,由于需求下降超乎预期,导致笔记本电脑及液晶显示器等成品及原料库存过高,间接影响产品毛利率及造成存货跌价,加上报价未尽准确及欧元汇率剧烈波动,亦影响部分产品毛利。同时,华硕坦言品牌业务和代工业务分家后,运营组织及流程调整改善仍未达理想状态,也是业绩不佳关键。为此,华硕副总级以上主管共同决定主动减薪3成,至业绩恢复正常为止,同时所有董事也决定2009年董事酬劳将同时降低逾6成。台湾媒体报道指出,华硕可能出现的6.18亿元人民币亏损中,其中有2亿元人民币是因为液晶面板库存所造成的,由此引发资本市场对PC厂商电脑零组件库存严重的担忧。华硕股票在随后的一个交易日一开盘即大跌7%,另一家PC大厂宏碁也跟随大跌超过5%,广达、仁宝、纬创等台湾前三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股价也难幸免大跌。
资本市场对台湾的PC产业担忧已久,今年初花旗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台湾PC业"最坏的情况还未到",预期今年首季台湾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较去年第四季出现20%-30%的大衰退。因为台湾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已占据全球代工量93%之多,市场需求减缓与产品单机价格(ASP)下滑,厂商的营收增长有限,今年前两季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的营收将持续走低。花旗同时还一并调降了宏碁、华硕、仁宝、广达、纬创的目标价。
半导体业产能利用严重不足
台湾IT业另一支柱半导体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巴黎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客户订单能见度极低,预估台湾半导体"双雄"之一的台积电第一季产能利用率将大降到38%的历史新低,比去年第四季的56%显著降低,也比2001年第三季的41%更低,是台积电建厂以来的最低点。
另一"双雄"联电日前也报出近百亿元新台币损失,包括55.4亿元新台币(11.4亿元人民币)的股票跌价损失以及40.65亿元新台币(8.37亿元人民币)的商誉与资产减损。同时,其2008年12月营收也创了近七年来的单月新低纪录,仅为46.09亿元新台币(9.5亿元人民币),较11月大幅下滑23%;而全年的总营收也跌破了1000亿元关口,只剩下925.3亿元新台币(190.6亿元人民币),同比衰退13.3%。外界更估计联电的产能利用率也低于四成,甚至比台积电更糟糕。
液晶面板业营收大缩水
在资本密集的液晶面板业,台湾"液晶五虎"中的友达和奇美电也相继营收告急。
友达日前公布去年12月营收,合并营收仅为30.4亿元人民币,不到2007年同月的1/3,更创近4年来的新低;而友达去年全年营收仅873亿元人民币,较2007年衰退11.7%,也是友达建厂10年来首度年营收衰退。
友达表示,第四季大尺寸面板出货量1508万片,比第三季减少27.2%,中小尺寸面板4740万片,也比第三季减少22.5%;累计全年大尺寸面板出货9767万片,无法破亿,还比2007年略少1.5%,中小尺寸面板1亿8807万片,年增长则有31.5%。
奇美电去年12月的合并营收也降到21.8亿元人民币,月减13.2%,第四季合并营收更大幅衰减46.7%至90亿元人民币;大尺寸面板出货量1134万片,比第三季减少35.2%;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2109万片,比第三季下滑36.1%。不过,去年上半年奇美电新增产能较积极,奇美电一整年营收645亿元人民币,较2007年小幅增加3.9%。
瑞银:下半年才能触底回稳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地区12月的出口值只剩下136亿美元(929亿元人民币),创五年多来的新低;比上个年度大幅衰退42%,创历年最大降幅。其中,出口表现最差的产品是半导体电子、液晶面板等电子产品。
但对于台湾IT业正在经历"冬天",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声称"景气比想象的坏三倍"。瑞银则指出,台湾IT业上半年陷入低迷,最快下半年才能触底回稳。刚放出盈利预警的华硕也表示,首季由亏转盈难度很大,第二季可能性较高。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