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上山侃财王石为什么“一根筋”
作者:剑夫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03/9/14 11:53:39
河里的鱼捞到这个份上,再指望用一张网就能捞上鱼、鳖、虾、蟹,除非你能借到上帝之网。
  开始时许多人也不信这个邪,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会儿,拿剃头刀的操起手术刀也不稀奇。刘晓庆女士演戏、做戏之余,还要“圈地”做房地产。不少人在一个地方刚把网撒下去,一听说另一个地方鱼多,立即杀将过去。当然,捞来捞去,鱼也捞得并不多。
  聪明者知道赶紧转身。譬如王石先生,连当时很赚钱的超市都砍掉了,一门心思盖房子。现在,能把地产做到万科这个份上,赚钱已经不是问题了。王石先生兴致高的话,爬爬珠峰当玩儿一样。
  《庄子》里讲了个故事:说孔子先生到楚国去,途经一片树林,看见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头在用竹竿粘蝉,一粘一个准儿,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孔先生看得目瞪口呆,难道遇到神人?一打听,老头说:这不奇怪,我练腕力很久了,开始时用一个球,到能把两颗粘球垒在竿头,蝉能漏掉的没几个,后来到能累上5颗粘球还不掉时,就跟拾东西一样,蝉一个也逃不了。你看我,站如树桩,手如枯枝,虽然天地之大,万物之繁,我心中只有蝉翼,不转身、不顾盼,我能粘不住蝉吗?
  这就是“专心能致万物”的道理。
  外国人看得更明白。在美国,市场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有时人就显得更偏执。
  网上曾流传一篇“史上最牛的演讲”,说甲骨文(Oracle)公司CEO埃里森回到母校耶鲁大学,这样告诉即将毕业的师弟师妹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并没有看到1000个毕业生的灿烂未来,我只看到了1000个失败者。我,埃里森,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艾伦,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学,而你没有。 
  “现在,我猜想你们都在琢磨‘我究竟有没有前途?’当然没有。太晚了,你们就偷偷摸摸去干那年薪20万的可怜工作吧,在那里,工资单是由你两年前辍学的同班同学签字开出来的。事实上,我是寄希望于眼下还没有毕业的同学。我要对他们说,离开这里。收拾好你的东西,带着你的点子,别再回来。”据说,埃里森的演讲还没做完,就被保安带离了讲台。
  可见,这些成功人士“偏执”到你我芸芸大众难以理喻的程度。事实上,也可能有很多人退了学,但并没有成为埃里森。比方说,你专攻的方向是“永动机”,或者在沪深股市做股票,专是专了,但成功的概率比中彩实在高不了哪儿去。
  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人从江湖上搞到本“葵花宝典”————读过金庸的人都知道它的厉害,翻到第1页,上书8个大字“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苦思半天,决定为了光大祖国的武术事业,动手把自己“咔嚓”了;翻到第2页,也是8个字,说“若不自宫,也能成功”,立即头皮发紧、浑身哆嗦;再看第3页:“就算自宫,未必成功”,当场倒地,吐血数升。
  有时候情况就是这样,你一根筋钻下去,也可能一无所获。
  那么,还要不要费尽心机在一个事情上做下去?这其实是一个“两难选择”,各有各的想法。但我想,如果一件事做不好,放弃,其他事上还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而你不可能一直放弃下去。我想,失败,也可能是事物发展中不得不付出的“沉没成本”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