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手机软件开发“播种”季节到来
作者:赵正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08/1/23 9:08:42

  3GV8的总经理吴刚一看到朋友,就会掏出手机让他们体验一款手机新软件——V8手机杂志。在清晰的手机屏幕上,吴刚随机点开《男人装》杂志,里边呈现出一页页高清晰的图片和文字,“我们对版面和内容都进行了重新编排,这样更便于在手机上进行阅读。”在这种模式下,无论是翻页的速度还是画面拉动的过程都很平滑,图片的质量也不错,这确实是以往电子阅读类软件做不到的。
  从创办数位红公司开始创业,到被盛大网络收购,又从盛大网络出来二次创业的吴刚,进入的是客户端手机软件开发领域。像吴刚一样,随着手机新媒体的逐渐形成,更多的应用需求将给软件开发带来更多的机会,于是许多企业放弃以往擅长的手机游戏开发,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手机应用领域。
移动新媒体的长尾市场

  在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电信咨询总监张闯看来,手机作为移动新媒体,正在形成第五媒体的雏形。“评价新媒体的标准首先要基于新的技术平台,其次,受众要足够广泛而且相对稳定,最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要传达的内容。”
  然而,手机平台由于其自身的限制,相对于互联网而言,是个非常窄的信息渠道。这种情况下,除非实现高度的个性化定制,否则很难进行有效的内容过滤以满足每个用户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也正是在这种高度个性化的内容需求刺激下,移动新媒体一定会呈现出高度的长尾市场特征。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媒介主要满足的是大众化的需求,信息过窄促使人们的认知更加符号化,从而跟随流行,促进大热门市场的形成;而到了互联网媒体时代,逐渐满足的是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趋势使人们能触及长尾末梢,促使无数的小众市场活跃发展;而到了移动新媒体阶段,需求和生产呈现一体化的趋势,交互技术的简单化,使人们不仅成为消费者,而且也成为生产者,这促进小众市场的繁荣,同时激发其一对一的整合用户体验的需求。
  “因此,能否满足移动新媒体受众日益复杂的个性化和交互性需求,将是决定移动新媒体商业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张闯强调:“由于手机多媒体功能的日益普及化,今年500万像素和8G存储卡将成为主流,手机终端已经具备了实现媒体新应用的硬件条件;而手机开发平台走向成熟,几大基础操作系统Symbian、Kjava、Windows Mobile、Linux之间竞争激烈,对于应用内容产生了更多的需求,从而催生出对手机软件的更大需求。” 
手机应用软件,被忽略的投资空白
  前两年,国内市场上SP依靠图铃业务在手机应用上赚的盆满钵溢,一些SP的急功近利却搅乱了移动增值市场,市场被严重透支,用户的信任度降到了最低。随着市场逐渐走向理性,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成为产业下一步的要求。
  “手机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制造商自己开发软件已经力不从心,开始更多地依靠外围的软件开发商来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而手机的运行速度、容量都变得更快、更大,可以支持更多的手机应用。”吴刚觉得,随着手机越来越强大,需要很多种软件帮助它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白,而且现在手机软件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标准,操作系统很多,不像微软之于PC,还没有形成一家独统天下的格局,因此,“这对第三方手机软件开发商是一个机会。”
  “但是中国的消费者没有购买正版软件的消费习惯,要么购买盗版软件,要么免费下载,因此,靠卖软件是没有出路的,在中国软件必须和服务捆绑,未来才有盈利的可能。”正是明确了这样的开发理念,吴刚开发的两款手机软件V8书客和手机V8杂志都捆绑上了庞大的内容资源。
  刚从盛大网络出来二次创业的吴刚就获得了IDGVC的种子期投资,对方看中的是他少有的二次创业的经历。“当时我跟投资者说的很明确,这个阶段你不要给我任何盈利的要求和压力,我们希望看三年或者四年以后的发展阶段,今年评价我的指标是有多少用户,用户用了这个产品之后有多少留下来。”吴刚强调。
  进入手机软件领域的,除了像3GV8这样的做客户端软件的开发商,还有像腾讯这样的做即时通讯出身的运营商。为了满足QQ用户对移动应用的需求,腾讯开通了手机腾讯网,也推出了手机QQ、手机游戏和流媒体影院三个应用内容,全部都是免费使用。“我觉得手机上的应用内容,前期一定要免费,对用户收费要非常慎重,考虑盈利是下一个阶段的事情,风险投资不能要求这个领域的企业马上就做到盈利或者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腾讯科技无线运营中心总监杨威也表达了和吴刚类似的观点。
  “我们非常看好手机应用软件未来的发展前景,手机应用软件有可能像当年SP拯救互联网一样拯救移动互联网。”张闯评价。据了解,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最近一年来正在进行一些天使投资项目,这些项目集中在手机应用软件领域,目前风险投资还很少关注。而他们从种子期就开始介入项目,给这些项目一些支持和扶植,等到这些项目长大后,再去让这些项目和VC去对接,起到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
  
提示
手机新媒体发展的三个误区
  手机新媒体的发展主要依靠下载类业务。在2.5G时代,由于手机终端性能较弱,用户的各种多媒体内容,如铃声、图片等都通过具有垄断优势的局端服务器下载获得。然而随着终端的进化,局端的这种垄断优势将被迅速打破。如果运营商还依赖于过去单一的内容下载类业务模式,就一定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
  手机新媒体的发展主要依靠照搬传统媒体的内容。手机平台不可能照搬传统媒体的内容,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原因。内部原因是手机终端自身的性能所限。即使智能手机功能再强大,其屏幕大小也远远不能与电脑、电视相提并论,这就使得手机本身注定成为一个较窄的内容浏览渠道。外部原因是人们使用手机多处于移动状态,不仅使用时间短,而且使用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来自外界的注意力干扰。
  手机新媒体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内容提供商。对于日趋个性化的长尾市场,过去那种大公司靠“一招鲜”走遍天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放眼全球,无论是唱片业、电影业还是游戏产业,都纷纷呈现出长尾化的明显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除了要与传统的内容提供商结盟以外,还要积极与数量更多、创意更丰富的中小型工作室甚至个人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抓住98%的长尾空间,并全面创造长尾市场的可观利润。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