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3月28日讯 (记者 雍坚 实习生 仲玉维)济南市 考古研究所近日对位于济南古城区中的按察司街南首一工地展开考古 发掘,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目前已出土可复原器物40余件。这是 近年来继高都司巷、旧军门巷、县西巷三处工地进行考古发掘之后, 济南市区内所进行的第四次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 今天下午,记者在按察司街南首路西的工地上看到,考古人员已 在该工地布设考古探方十余个,正在逐层下挖的探方有8个。在T003 探方东北角,新发现一个较大的宋代灰坑。蹲在灰坑内进行细致清理 的考古人员仝延锋不时将一块块陶瓷碎片递上来。记者注意到,这些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久的陶瓷碎片不少可以彼此拼接在一起。 考古队领队房道国副研究员介绍说,这个工地目前已出土大量陶 瓷碎片,其中可复原器物有40余件,以碗、缸、罐、瓮等器物为主, 多为宋元明清时期民窑烧制的日用生活品。此外,还有少量质地细腻 的高档瓷器,如宋代影青瓷。据他讲,这个工地位于护城河西侧约百 米处,西邻旧济南府署。对这一区域的发掘将有助于揭示济南的文化 内涵,逐步廓清济南古城的历史沿革。 据介绍,历下区房管局和济南皇亭体育馆今年将要在该工地修建 一座培训大厦。鉴于此处地处济南市第一批地下文物保护区范围之内, 济南市文物部门在与建设单位紧急协商后,从本月21日开始进驻工地 进行抢救性发掘,整个考古工作计划持续2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