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MP3市场仿冒严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04/5/25 9:10:16

  5月以来,伴随着众多厂商的促销、巡展、新品上市等活动,国内MP3市场逐渐进入一个全速扩张时期。5月22日,某著名数码公司产品部负责人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揭露称:“当前国内MP3市场存在三大怪现象,即产品外观求新相互模仿、质量降低返修率高、售后服务大打折扣。”

  据统计,2003年整个中国MP3市场的销售规模接近200万台,同比增长速度超过150%。但市场品牌的集中度很低,除了三星、爱国者、朝华数码、联想等品牌活跃在市场前端外,紧跟其后的国内MP3市场仍有大小品牌300多个。

  这个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称,其中有不少小厂商是处于仿冒阶段的作坊式贴牌加工,而这直接导致了市场上的无序竞争。厂商只有坚持品质、服务与研发设计多管齐下,才能避开市场误区,MP3市场才能走出无序竞争。

  罪状一:外观求新相互模仿

  时尚的造型、奇特的设计是大多数MP3厂商的推广重点,也是消费者选择MP3的重要标准之一。某些厂家没有独有的技术和研发力量,为迎合时尚消费者的心理,便在MP3的外观上下功夫。于是乎,比新品上市速度,比外观奇特,便成了众多企业惟一追逐的重心。

  而实际上,国内的大多品牌均为代工生产,各个代工商的模仿速度极快,这使得MP3模具几乎成为公模。甚至某专业人士声称,“只要一家厂商推出一款新式样MP3,过不了几天,市场上就会涌现大量款式相同品牌不同的产品。”这种模仿不仅使得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生命周期缩短,而且也诱使某些厂家为了抢先推出新品,人为缩短模具的开发周期,冒险推出不成熟的产品。如此产品必然带有相当多的隐患--如设计不合理,使用寿命短等。

  罪状二:质量降低返修率高

  2002年是MP3的导入之年,2003年是MP3的发展之年,大多杂牌MP3主要凭借价格优势和外观抄袭拥有一些低端市场份额,但产品品质却始终被回避。即使是一部分市场占有较大的企业来说,问题同样存在。据了解,高品质的MP3是听不到一点杂音的;而如果产品品质差,就能听到电流声等杂音。因为声音解码芯片品质选择的不同,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音质相差很大。

  同样,部分企业在核心部件上的偷工减料,给市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名誉损失。据了解,闪存芯片分为A+,A,B,C等几个级别,不同级别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相差甚远。一些小厂商为节约成本,便使用了B级或C级闪存芯片,这些芯片短期内不会出现问题,但寿命远远短于芯片的设计标准。

  罪状三:售后服务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另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是维修服务。由于目前MP3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国内以OEM方式生产的产品相对故障率也较高,调查表明国产MP3随身听的平均返修率在10%-15%。有的甚至达到40%。而其他成熟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的返修率在5%以下,闪存盘的返修率更在1%以下。在这种情况下,质量稳定的产品对厂商的品牌推广至关重要。而不少厂家根本没有专业的维修队伍,所谓的维修承诺压根就是一纸空文,也令得消费者叫苦不迭。 本报记者 戴远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