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8日讯(记者 芦燕娟 通讯员 李文青)正值暑假,社会上关于治疗和矫正少儿近视眼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各种相关的保健器具、药物疗法、眼部按摩等让人眼花缭乱。省消协今天发布2004年第4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谨防少儿近视治疗陷阱。 据省消协分析,目前少儿近视眼治疗投诉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广告宣传上鱼目混珠,有些人打着中医药的旗号,借助针灸、按摩、汤药,宣称“可有效治疗近视”,诱骗家长上当;种类繁多的保健器具,如眼枕、眼罩、眼部按摩器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延误近视眼的治疗;以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误导消费者;宣称特邀知名专家坐诊或打着正规医院的旗号进行虚假宣传;夸大治疗效果,甚至宣称一种药物能治疗多种眼部疾病。
 医学专家表示目前治疗和矫正近视最科学有效的方法还是配戴度数合适的矫正眼镜,因特殊需要不方便配戴眼镜的患者,在适应症范围内可进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手术,其他方法最多只起辅助作用。省消协特此做四项提醒:一、发现少年儿童视力下降或者眼睛不适,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二、一旦检查确诊为真性近视,应尽快为孩子配戴度数合适的矫正眼镜,建议消费者到正规有经验的眼镜店或医院验光配镜,以免配镜不准导致近视程度加深;三、少年儿童不能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通过准分子激光治疗手术治疗近视是有适应症的,应到正规、有资质的医院详细了解手术适应症;四、不要过分依赖药物、按摩、治疗仪等辅助治疗手段,延误孩子纠正近视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