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7日讯(记者 傅晓峰)今天,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改造工程指挥部邀请各界人士,就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改造项目的拆迁规划听取意见建议。记者了解到,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改造规划方案初步确定。

据了解,舜井街-解放阁片区位于市中心商业区的核心,北接泉城路商业街,南临黑虎泉西路,西侧临天地坛街,东至黑虎泉南路。整个地区占地20.2公顷。该地区曾为济南古城的东南区,其中舜井街为城南门进入古城的重要街道。历史上舜井街西侧有舜祠,东侧有浙闽会馆等。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区主要道路基本上已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造,形成了公建、居民楼包围平房区的格局。另外,解放阁片区由于受公建包围的影响,居民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严重影响着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提高。 据介绍,该区域的规划设计旨在借鉴上海豫园新天地、南京夫子庙等文化商业区改造的经验,调整和丰富舜井街-解放阁片区的功能,改造、整治城市环境,挖掘历史与文化内涵。其中总体布局为原址保留浙闽会馆、原历下区房管局两处重要文物、历史建筑以及其他需要保留的现代建筑,结合原有街巷格局,在此基础上方案将整个地区规划成两横四纵的道路格局。整个区片由两条东西向的步行轴为中心条构成步行区。 该片区的老建筑保护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初步方案,将原址保护浙闽会馆文物建筑,并结合两处迁建四合院的保护,形成以浙闽会馆文物建筑为核心的古建民居保护群。同时建议利用该组保护建筑作为济南古城民俗文化博览馆。原址历下区房管局重要历史建筑,将其余两处格局较完整的民居四合院迁建至此,并配以新建传统风格四合院共同形成一组古建群。舜井传说为舜帝耕于历山之下时所用之井,方案将其原地保留,并利用舜园的文化积淀,在原舜园旧址结合舜井开辟舜园文化广场,广场周边布置旅游、文化、餐饮设施,使舜园文化广场成为泉城路、舜井街地区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此外,方案建议延续现有街巷名称,使改造、整治后整个街区在空间、地名上都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识别性。 为保护古城风貌和区内主要文物、历史遗存、历史建筑及其环境,方案将绝大多数建筑高度控制在6层以下,靠近解放阁一侧控制在2层以下,总体形成东南低,西北高的态势。同时在延续区内主要街巷格局的前提下,挖掘和继承济南古城丰富多样的城市空间特色、建筑、园林传统,创造宜人的建筑和空间的尺度。4层以下建筑建议采用灰色陶瓦坡屋顶。为在控制高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方案建议区内建筑尽可能采用围合式的城市建筑类型,同时积极创造屋顶院落、平台,使整个街区机理丰富。 座谈会上,各界代表围绕保护利用好该片区的历史建筑以及突出泉文化特色等发表了意见建议。建设部门表示将依据这些建议,进一步改进完善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改造项目的拆迁规划建设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