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月11日《大众日报》报道,省城济南,存在一个国内其他地方极为罕见的特殊“景观”:收费站“围城”现象。
|
绕来绕去,绕不开的是部门利益,用一位地方官员的话说,如此多的收费站,给省城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增加了成本,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强调要加快省会城市群发展之后,收费站“围城”现象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济南市还要构建打造七都市圈,可现在市域范围内都不能交通畅通,又如何去整合、引领其他城市呢?
部门利益作怪,市民也十分无奈,报道中还说,黄河大桥建于1982年,当初定的收费期为20年,迄今收费已达26年;国道220长清收费站收费期限为5年,到期后却又延长了15年。既然是合法收费,当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可是,收费部门却羞答答,从不给社会公众交一个明白账!
从小处说,是一笔部门经济账,从长远看,是一个城市、一个都市圈的发展账,省城济南,如何从众多收费站包围中突围?让人遗憾的是,省城至今没找到一个好的办法,甚至对“不足5公里往返收费40元”的怪现象,都不能破解,以一句“暂时现象”推诿,难道职能部门,对此真的无能为力吗?
部门的合法利益,是要维护,可是如果以一个城市、一个都市圈的发展为代价,这代价未免太大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