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山东暂无流脑暴发迹象 |
|
|
山东暂无流脑暴发迹象 |
|
作者:佚名 来源:INTERNET 时间:2005/2/1 9:27:37 【字体:小 大】 |
|
山东曾有流脑大流行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氏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于重点预防控制的乙类急性传染病。 据悉,该病主要在冬春季流行,每年的2月至4月为流行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儿童及青年,其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出血点及颈项强直等。

据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山东历史上流脑的发病率很高,并多次发生大流行。1967年发生的大流行,发病率高达564.11/10万。但我省自1978年开始使用A群流脑疫苗以来,尤其是1986年将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流脑的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其发病率逐年下降,目前控制在0.15/10万以下。 山东暂未暴发“杀人流脑” 这次安徽流脑病人之所以出现死亡,最主要原因是C群流脑病毒在“作怪”。 据介绍,C群脑膜炎双球菌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报告的菌群。与过去常见的A群流脑相比,C群流脑具有易传播、隐性感染比例高、起病急、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常表现为暴发型,可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 C群流脑感染者以高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部分病人出现皮肤瘀斑、瘀点,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 据省市疾控中心专家说,流脑细菌群在我国过去最多见的是A群。目前我省流脑也以A群为主,尚未发现C群的暴发流行。感染上C型流脑病毒后死亡率较高,因为以前人们接种的都是A群菌,人体对C群菌的抵抗力很弱,一旦感染上就容易发病。同时,C群菌相对于A群菌来讲,其本身的毒力比较强,引起暴发型流脑较多。 1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 市疾控中心专家说,15岁以下的儿童是流脑的易感人群。2004年,市疾控中心通过正常人群血清免疫水平监测,证实济南市正常人群C群流脑抗体水平很低,一旦有传染源输入,极易引起暴发流行。预防C群流脑,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A+C群流脑疫苗。 据悉,市疾控中心日前已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做好流脑疑似病例的常规报告和主动监测,按免疫程序开展流脑疫苗接种,即:6至18月龄的儿童初免一针,使用A群流脑疫苗;3岁、6岁、9岁各加强一针,使用A+C群流脑疫苗。同时为确保不发生流脑流行,我市将继续开展A+C群流脑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对全市2至15岁、既往未接种过A+C群流脑疫苗的儿童一律接种一剂A+C群流脑疫苗;15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可接种一剂A+C群流脑疫苗。 专家提醒市民,接种疫苗要在经省、市考核合格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 此外,疾控中心专家建议,除接种流脑疫苗外,市民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晒衣服,增加户外活动等,家里要常开窗,常通风,勤晒枕头、被褥。尽量不要带孩子到疾病流行的地区探亲或旅游,以减少传染的机会。 另外,在流脑流行季节,家长如发现孩子有发烧、咳嗽、抽风等症状,特别是当发现儿童身上出现用手指按压后不褪色的淤点、淤斑块时,要想到可能是流脑,千万不要麻痹大意,尽快上医院检查治疗,以防造成严重后果。(记者 鞠鹏) |
|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
|
上一篇文章: 零售药店开售“伟哥” 下一篇文章: 山东省省十佳幼儿园公示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