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济南商务网 | 企业在线 | 《商务纵横》 | 财智商务论坛 | 服务直通车 | 泉城数码摄影展 | 商务博客 | 商务数码城 | 泉城名店街 | 
济南机器人编程教育领先服务商
最新公告:     经授权的企业可以在本网站自助发布企业信息,请与网管联系  [济南商务网  2009年3月13日]        
您现在的位置: 济南商务网-《商务纵横》 >> 《商务纵横》 >> 信息化 >> 山大路IT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互联网的“分水岭大时代”已经到来,2017浪潮涌向何方?
互联网的“分水岭大时代”已经到来,2017浪潮涌向何方?
作者:佚名 来源:三节课 时间:2016/12/27 21:19:29      【字体:

  近日,腾讯科技·企鹅智酷联合李开复、徐小平、程维等互联网科技行业大咖发布了《分水岭大时代——中国互联网趋势预测白皮书》,主要是输出对中国科技产业未来的系统分析,趋势判断和数据洞察。

  今天,我们将白皮书中的部分观点摘取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各位有所收获。

当李彦宏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了”的时候,众人哗然。

很多人纷纷揣测,百度是不是只是为了“换张卷子答题”,才说出这样“惊悚”的言论。

但实际上,不止是李彦宏,“互联网下半场”的言论早已被王兴、李丰等很多大佬提出:

  王兴:

  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刚刚进入“下半场”。之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红利,不管是早期PC网民的迅速增加,还是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激增,大家发展的方式哪怕粗糙一点、成本高一点都不要紧,因为用户在快速增长,每年卖几亿部智能手机,大家的业务跟着水涨船高。

  但是现在可以看到,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智能手机的年销量已经不增长了,总体网民的增长也大幅趋缓。

王兴认为,曾经依赖人口红利成长起来的中国互联网,因为网民的增长速度放缓,红利已经消失殆尽,未来的竞争会更为残酷。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数据来源: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从图中可以看到,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2.5%。手机网络购物和手机支付的用户规模均增长迅速,分别达到 4.01 亿和 4.24 亿。

中国互联网全面移动化已经完成。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竞争中,移动互联网领域已经很难再诞生新的独角兽;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仅已无法再继续支撑进一步用户增长,而且还可能被竞争者远远甩开。

但是,相比于“互联网的下半场”,我们更倾向于将未来3-5年称之为:“分水岭大时代”

“下半场”的概念中,有着“事件终点”和“事件中点”的涵义,但对于刚刚开始真正较量的互联网时代,谈“终点”似乎还为时尚早。而“分水岭”的概念却可以真正代表这个时代。

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运营,从流量为王到内容为王,从产品至上到服务至上,处于“分水岭大时代”的互联网行业,在接受了过去数年“通过改变商业模式来提升效率”的洗礼后,正在面临新的考验。

与过去相比,进入“分水岭大时代”的互联网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与此同时,新技术浪潮和新的巨大模式变革尚未真正落地。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未来的互联网行业做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赛道的剧变:未来App会不会消失?

在移动互联网大潮刚刚袭来的时候,其实每个选手的起跑线都是一致的:没有人拿到船票,谁都无法准确预测未来方向,甚至很多人还在讨论Web App和Native App未来谁将统治天下,很显然,最终针对iOS和Android开发的原生App占据了霸主地位,彻底取代了PC。

但是当大部分人被潮水推动着往前走,甚至还没有完全回味过来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已经转瞬即逝。于是分水岭之后,别说“起跑线”,甚至连“赛道”都已发生剧变。

未来,App会不会消失?其实相较“消失”,我们也许更倾向于称之为“衰落”。类似浏览器等超级应用未来仍将存在,但大多数APP会慢慢衰败,进而演化出新的形态。

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市场已有多个迹象显示APP和“APP经济”正在衰落:

  1. 用户下载意愿降低

comScore 2014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六成多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每月下载APP的平均数量为——零;

  (受保留小数位限制,图片中各选项之和为99.9%。实际仍为100%,对统计结果无影响)

  2. APP下载量主要集中在大公司的产品上

美国应用市场中,下载量前25的APP都被大公司垄断。Google、Facebook、亚马逊、苹果等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常用的社交、通讯、视频、音乐、购物等领域;

即便如此,大公司APP也面临下载量下滑的趋势。今年6月的统计结果显示,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APP下载量同比下滑20%以上;

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APP停止更新,成为“僵尸应用”。

结果是,开发者收入迅速下滑。2011年,63%的应用为付费下载,每款应用平均可以带来3.64美元收入;2015年,只有27%的应用为付费下载,每款应用带来的平均收入下跌至1.27美元。

应用市场的下滑带来两项变化,其中一项是开发商开始投入更多成本用于产品推广。热门手游“部落冲突”开发商Supercell2014年收入17亿美元,用于营销的开支达到4.4亿美元,超过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更明显的变化是,科技公司开始尝试APP替代方案。从亚马逊Echo到微信小程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趋势。

显然,App正在衰落,而未来将会有更加轻盈、高效、便捷的产品形态来取代它,这是“分水岭大时代”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新挑战。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积累,想在下一波竞争者超越对手,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因此,针对“分水岭大时代”,我们提出对未来的第一个预测:

趋势一:分水岭来临,积累不足者将会在下一波竞争中落后和退出。

市场的剧变:未来消费人群有哪些变化?

早在21世纪初,中国消费市场就进入了“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但自2015年开始,“消费升级”趋势再度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第三次消费升级的特点表现为倾向于个人发展享受型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而整体数据正印证了这一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比最高的领域仍集中在食品烟酒消费和居住消费,但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增速较快,未来占比会进一步扩大。

  

从企鹅智酷针对中国网民的调查数据也可以看出,网民收入中用于消费升级的支出占比表现出上升趋势和上升空间。

细化到具体消费行为,在过去1-2年,网民的消费升级表现如下:

外卖是消费明显增加中占比最高的领域。其次为中高端数码产品(22.7%)和交通出行服务(20.9%)

外卖和交通出行的消费渠道在过去两年迅速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手机订外卖和手机打车提供的便利性获得网民认可。

  

总体来说,中国整体经济正处在新一波消费升级的上行区间,这对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走出分水岭和宏观经济压力都是利好。教育、文娱、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领域将成为这一轮消费升级的最大收益者。

因此,针对“分水岭大时代”,我们提出对未来的第二个预测:

趋势二:消费升级继续走高,成为分水岭期优质现金流。

产业的剧变:未来将由“技术集群”引领?

尽管业内对于新技术引领后智能手机时代的浪潮存有共识,但目前尚没有某一项技术具备特别明显的“接班人”特征。我们先来看几大当红领域的数据:

  1. 人工智能(AI)

根据研究机构CB Insight的统计,从2012年开始,资本市场对AI创业公司的投资迅速增加,2015年的投资金额达到3.1亿美元。

AI有希望领导未来技术浪潮,但它的发展需要其它技术共同助力推动,其中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基础设备的持续发展和创业公司带来的技术和模式创新,除此之外,大公司的参与以及学术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及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杨强表示,AI虽然很有前景,但3-5年内还不可能出现处处开花的效果,因为要面对商业、技术两项难题,除此之外,AI的门槛也比较高。

  虚拟现实(VR)

在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中,投资银行高盛给予VR很高评价,认为它可能会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高盛在报告中预测,2025年VR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820亿美元。

分析机构Digi-Capital今年10月发布的一项统计显示,过去12个月,VR/AR的投资总额超过23亿美元。

  

不过,VR同样也因体验不佳、技术问题、内容/应用短缺、设备价格高昂等因素,面临难以普及的问题。

蚁视创始人、CEO覃政认为,虽然今年各大厂商的消费级VR产品都开始量产,但今年依然称不上爆发之年,“对VR来讲,不存在一个明显的爆发之年。就像智能手机,每一代iPhone和Android手机都有比较大的出货量,这是一个逐步起量的过程”。

  3. 汽车科技

随着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关注汽车产业,汽车科技市场的投资也变得越来越多。

科技公司强调速度、效率、规模效应,相比制造汽车,开发用于汽车的软件和应用是他们更擅长的方向。

然而,科技公司造车同样也面临以下几大痛点:充电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难,改造成本高;配件供应商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因此科技公司在供应链不具优势;利润低。

回顾2010-2015年汽车科技市场的投资,它们多数停留在初期。资本对科技公司涉足汽车产业的态度仍然很谨慎,市场仍未到爆发期。

从目前看,下一波技术浪潮很可能不再是一两项技术突破来引领,而是由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材料科学、VR/AR等技术集群所形成的合力,来掀起更为庞大的代际更迭。

也有人大胆提出:未来将是“科技”的时代,所有的公司都将成为科技公司。

因此,针对“分水岭大时代”,我们提出对未来的第三个预测:

趋势三:新技术浪潮尚无“个体接班人”,或由“技术集群”引领。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红利接近天花板,中国科技产业的这一波“直接高速竞争”接近尾声。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创业者,都在探索新技术和新机会。

对大公司而言,未来 2-5 年的分水岭,将会决定在下一波竞争中,你的起跑位置是靠前还是靠后,甚至,你可能会失去参赛的机会;

对于创业者而言,这场不期而遇的剧变,可能是碾碎你创业梦想的杀手,也可能,是你获得超越大公司,成为新领军者的机会。

关于更多互联网趋势和解读,大家可以戳原文链接,直接购买这份8万字《分水岭大时代——中国互联网趋势预测白皮书》哈~

目前图文版本售价19.98元音频版本售价0.01元(听说过两天要涨价,嘘~)

感兴趣的,可以扫码或是阅读原文了~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推荐网址:百度 搜狗 360搜 济南岗亭 济南建设信息网 济南机器人编程培训 济南青少年机器人教育 乐高机器人 济南护栏
    济南吊篮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天猫 济南乐高教育 搜车网  济南消费网 中国汽车交易网

     走进互联网
     感受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