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济南商务网 | 企业在线 | 《商务纵横》 | 财智商务论坛 | 服务直通车 | 泉城数码摄影展 | 商务博客 | 商务数码城 | 泉城名店街 | 
济南机器人编程教育领先服务商
最新公告:     经授权的企业可以在本网站自助发布企业信息,请与网管联系  [济南商务网  2009年3月13日]        
您现在的位置: 济南商务网-《商务纵横》 >> 《商务纵横》 >> 信息化 >> 山大路IT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传台积电将独家代工苹果iPhone7 A10处理器
商家入驻审核极松 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等被
刘强东反思:电商业也有伤害
iOS 9上线后又遭吐槽
联想做白酒去年赚了1亿
银行网上转账免费时代来临
小米颠覆拉杆箱了!售价299名叫“90 分”
风口上的农村电商: 巨头已“下乡”不只为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 中国制造成本直逼
光线传媒看走眼 错失“大圣”高票房
更多内容
微信电话本为何突然火了?能冲击运营商吗?
微信电话本为何突然火了?能冲击运营商吗?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时间:2014/11/15 21:13:42      【字体:

  搜狐IT   文/宿艺 王聪佶

  正当运营商纠结于何时推出整合语音、短信、彩信等业务的“融合通信”之时,腾讯微信又出来捅了一刀子。

  11月12日,腾讯宣布其“微信电话本”Android版v3.0与iOS版v1.0正式上线,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拨打高清免费电话,同时具有自动备份联系人、导入微信头像、群发短信、批量删除联系人等功能。

  老产品为何突然火爆?

  有意思的,与朋友圈和媒体火爆讨论状况相对的是,“微信电话本”并不是腾讯推出新的OTT产品。据腾讯内部人士对《壹观察》透露称:“微信电话本”本来是原QQ通讯录团队的产品,该团队归属在腾讯广州研发部,张小龙团队下面,可以认为这款产品就是微信自己的产品,而此款产品首个版本已于2013年8月在国内各大Android市场先后上线,之前腾讯自家的应用宝也推广过几轮,目前渠道下载用户超过2200万,活跃用户在数百万。以前的下载页面是用FOXMAIL的,而这次是启用了独立的dianhua.qq.com。

  对于为何一款推出时间超过一年的产品突然火起来,《壹观察》分析认为:

  1、iOS版对于用户传播度更高。之前Android版上线已发展了超过2200万渠道下载,但用户群质量并不高,这也造成了上线一年时间并不为业内所知。而iOS上线第一天下午立即冲到了App Store免费排行榜的第一名,用户评论超过1100个,而上线多年的淘宝评论也不过1000个。

  2、微信方面之前刻意低调。由于“微信电话本”信为典型的OTT应用,之前微信因为信令“心跳”问题已遭到中国移动“炮轰”,因此OTT意味更浓的“微信电话本”刻意保持了低调。

  3、公关背后推动。溯根求源可以发现,“微信电话本”在11月12日由腾讯网站在凌晨01:59发布了公关稿,腾讯公关人员也同时在自己朋友圈、几个大的媒体微信群进行转发。微信+免费电话+革命运营商概念,最终引发了媒体和业内的普遍关注,进行引发了极具威力的社交传播效果。

  “微信电话本”动了运营商哪些奶酪?

  “微信电话本”引发了传统电信行业人士、互联网从业人员的激烈讨论。有电信行业分析师认为“免费电话是个伪概念”、“威胁不了运营商”,理由是不管是4G/3G还是固网转WiFi依然离不开运营商的数据网络,同时运营商套餐中语音时长已经足够用户使用。互联网从业人员则回应称,免费的互联网产品一定会革掉收费的传统的运营商命根,运营商应加速转型。

  如果从产品角度分析,“微信电话本”对运营商的冲击如下:

  1、重塑电话本和号码体系。运营商最宝贵的资源在用户端主要有:电话本(通讯录)、号卡资源、收费通道和移动网络。“微信电话本”不仅接入了用户微信号码,同时接入了用户手机通讯录,并支持同步至云端,支持对联系人直接进行删减。也就是说,运营商看重的电话本和号卡资源直接被绕过去了,并且联系人关联微信头像、实时云存储等优化功能,更加适合年轻用户需求。

  2、运营商语音、短信、彩信业务被加了“外壳”。用户一旦使用“微信电话本”,也就意味着无论拨打电话、发动短信和彩信等运营商业务,都必须先过“微信电话本”这一关的免费提示过滤,这种“外壳”才是对运营商基础业务真正的冲击根源。

  3、运营商语音和短信业务收入加速下滑。在OTT业务冲击下,国内三大运营商今年以来的语音和短信收入业务持续下滑。以中国移动为例,2014年前三季度短信使用量4553亿条,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2%。中国移动在财报中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导致语音、短信、彩信业务继续下滑。“微信电话本”的火爆无疑对运营商来说雪上加霜。

  4、运营商O2O业务发展空间进一步萎缩。小米黄页、搜狗号码通等已经通过整合通讯录打通用户与商家的O2O需求。而运营商也希望整合通信录、LBS、NFC(移动支付)探索O2O业务,增强未来收入,并已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移动位置基地、电信天翼生活等业务。“微信电话本”的强势进入,将进一步压缩本就不具市场竞争优势的运营商O2O梦想。

  5、用户大数据截留。通过近20年的发展,三大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建立了巨大的用户行为数据库,只是受限于内外部条件,在数据挖掘和商业化上探索不够。而“微信电话本”这类应用,可迅速截留用户的行为数据,运营商十几年建立起来的用户数据优势有可能灰飞烟灭。

  6、打击运营商“融合通信”业务。按照中国移动今年6月公布的《VoLTE技术白皮书》,VoLTE语音通话技术年底试商用。但实际情况是,中国移动今年主要精力全部投入了TD-LTE基站部署和网络优化,VoLTE年内试商用进程已被延后至2015年二季度前后。而构架在VoLTE网络基础上的,整合用户通信录、终端、短信、彩信、语音、视频的“融合通信”业务也将被延后。

  有意思的是,“融合通信”被业内认为是中国移动反击微信最有效的措施。“微信电话本”此时再次被热炒的意义在于,不用向用户普及半年后的VoLTE网络,也不用捆绑中国移动的订制手机,仅靠微信软件端就可解决问题,这无疑给中国移动未来推广“融合通信”业务造成难度。

  “微信电话本”的未来

  综合以上信息,上线时间已过一年的“微信电话本”被突然热炒,有腾讯发展自身业务,反击运营商“融合通信”的意图,也有试探运营商和监管部门对踩过OTT红线后的反应。即使被监管部门封杀,也不至于殃及微信大平台,同时还会受到业界一直同情和OTT企业声援。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仅是中国移动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用户也在11月12日10:00之后出现了“微信电话本”的短信验证问题,有业内评论称是三大运营商联合对“微信电话本”实行了短信通道封杀,不过随后被三大运营商相关部门否认。腾讯微信官方称:“微信电话本发布后用户量过大,目前相关服务(包括登录、注册、收取短信验证码、免费通话等功能)出现不稳定,给部分用户造成了影响,相关工作人员正在紧急处理中,将尽快恢复。有进一步消息我们随时与大家同步,给你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抱歉。”

  也有业内分析师认为微信用户规模约6亿,与国内近13亿手机用户体量差距仍然巨大。不过《壹观察》认为,虽然国内3G/4G渗透率,包括智能手机用户占比都不过半,但剩下的50%用户也并不会产生高的ARPU。也就是说,大部分语音通话、无线数据使用都是由目前的微信用户所完成。

  微信已经改变了国内用户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和移动互联网生态,那“微信电话本”的未来呢?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推荐网址:百度 搜狗 360搜 济南岗亭 济南建设信息网 济南机器人编程培训 济南青少年机器人教育 乐高机器人 济南护栏
    济南吊篮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天猫 济南乐高教育 搜车网  济南消费网 中国汽车交易网

     走进互联网
     感受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