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晴然/搜狐IT驻硅谷记者
在过去一年中,Facebook可谓饱经非议、喜忧掺半。
它,
1)失宠于年轻人,遭到专家们一通炮轰。
2)卯足劲发布的一系列产品:野心重重的Graph Search,颠覆过头的Home,甚至是设计得美cry的Paper……‘用户参与度’都是一片惨淡;有硅谷投资大佬放话称,Facebook在Messenger之后发过的产品,无一例外,全是垃圾。
3)展开一系列的豪赌收购,业界褒贬不一:8500万美金收购移动后台开发商Parse,20亿美金拿下虚拟现实技术厂商Oculus VR,190亿美金拿下IM应用Whatsapp,还有传言中试图以30亿美金收购Snapchat未遂。
4)跟谷歌并肩成为移动领域的‘广告大王’(它们合起来瓜分了2013年移动广告总收入的2/3),并且大有赶超谷歌之势。2012年Facebook的广告总收入中只有11%来自移动广告,到了2013年,这个比例就增加到了45.1%。
有人说,年满10岁的Facebook已经挥别自己的奔腾岁月,它变成了一个‘中年叔叔’;真是酱紫吗?
不如,让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扎克伯格告诉你,他将把Facebook带向何方?
在昨天举行的F8开发者大会上,小扎穿着一贯的T恤牛仔裤,在旧金山Concourse中心迎接了全球逾1500位开发者。他的演讲措辞既朴素又稳重,整场下来,让人找不到半句风头言论;昨天的小扎是一副铁了心的‘大家长’模样。
他告诉大家,Facebook未来的发展将着重于以下3个主题:
1)强调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以人为本,增强用户对自身数据的掌控性。
3)认真为开发者和用户着想,不忙着树敌,也不着急竞争,务必将跨平台战略进行到底。
另外,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钱、钱、钱。很俗气,但是很必须。
Facebook的总体思路简单明了:现在,它已经稳定住自己的平台,是时候完善自己的生态圈了,换句话说,就是要砸钱投开发者工具了。Facebook希望通过帮开发者赚钱(跟开发者分享广告收入),将更多用户招至自己阵营,最终巩固其在广告商眼中的平台价值,让饼越做越大。
于是乎,在F8大会上,Facebook发布万众瞩目的Audience Network广告平台(简称FAN)。用小扎的话说:“这是Facebook第一次帮开发者在移动端赚钱”。通过FAN,第三方移动应用可轻而易举地接入FB的广告网络以及其精准的定位技术,从FB庞大的广告商群体那里收获盈利。而且,所有由FAN平台导入到第三方应用里的广告都会得到自动调整,看起来就跟原生的似的。
这意味着,开发者不再需要自己的销售团队去卖什么广告了,也不用费心什么广告调试,因为Facebook大哥全帮你代理了。什么叫‘躺着也能把钱赚了’,FB的开发者小伙伴们可以体验下,呵呵。
小扎重申,Facebook不会卸下‘连接世界’的大使命。也正因其不忘初心,所以才要积极蜕变,努力陪大家一起长大。
那么,Facebook到底哪儿变了?以下是小编从F8大会上采集到的‘蛛丝马迹’。
一、扎克伯格曾言辞凿凿地表示:“在线上玩匿名没有意义。一个人创造两个身份是缺乏诚信的表现”。然而,如今30岁的小扎却不这么想了。换句话说,Facebook终于放弃了‘鼓吹大家在线上保持真实身份’的企图心,终于肯承认,匿名还是有匿名的道理。
扎克伯格在F8大会上宣布,Facebook很快将允许人们匿名登陆第三方移动应用。
要知道,在Facebook出现以前,几乎没有人在线上使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大家都是随便编个用户名就得了。而Facebook的规定却是,如果你使用假名字登陆,就等于侵犯了其使用条款。这层认知确立后,当用户通过Facebook登陆某个app或者网站时,开发者就能坐享其成,心安理得地收集大量跟用户相关的真实信息。
Facebook的这一立场间接捧红了另一个派系的社交平台,类似Whatsapp、Line这样的短信应用;与此同时,匿名分享应用(如Secret、Whisper etc.)也开始大行其道。说穿了,用户也不是小绵羊,大伙儿都希望对个人信息分享握有更大的掌控权;既然你Facebook给不了我这样的安全感,那我只能找别家去了。
好在,如今Facebook全新的匿名登录功能让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哪些个人数据可以跟开发者分享,哪些不能,或者全都不能。总而言之,这个全新的举措终于可以让大家毫无后顾之忧地使用第三方应用了。
二、扎克伯格曾经把Facebook的座右铭定为:快速行动、打破传统(Move fast, break things),被无数初创公司奉为经典行事哲学。谁知道,扎小哥昨儿个却公然地变卦了。他把座右铭修改为:在稳定架构的前提下,快速行动(Move fast, with stable infra)。
扎克伯格表示,“(原先的座右铭)并没能让我们真的快速行动,因为我们容许小瑕疵的出现,然后不得不弯腰修补这样那样的bug。这些停顿和反复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反而拖累了我们的步伐。新的座右铭(…)或许确实有别于原先的行事哲学,但是它能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用户体验。”
如果小编没理解错,现在的Facebook已经不能免俗,它跟地球上的其他公司没啥两样:即在不破坏现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快速行动’;说来归其,瞻前顾后还是必需的。
三、扎克伯格希望为Facebook单纯的黑客文化注入一些‘温情基因’ - 倡导FB同仁:请真心关爱我们的服务对象。
主题演讲的最后,扎克伯格说,他最近一直止不住地反思自己和Facebook一起走过的这10年。
今年立春的时候,Facebook10岁了;而再过两周,他自己也将步入而立之年,算算看,距离他第一次遇到他的普莉西拉,也有10年了。
曾经有Facebook的员工跟我说过,FB员工的平均年龄就是Zuck的年龄,整个公司都在和他一起成长。
根据WagerWeb的报道,10年前,小扎曾耻笑那些把个人信息全权托付给他的早期用户,骂它们是dumb fuck;后来的几年,他也曾因为Facebook反复涉及用户隐私问题而备受争议,期间他还一直振振有词:推动信息透明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blah blah.
而现在,那个棱角分明、‘自我’得一塌糊涂的大男孩儿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谨慎圆滑,时时掂量自己身肩社会责任之重的企业领袖。
今天的Facebook不再想着从用户那儿占便宜了;经历了‘中年蜕变’,社交老大开始认真地关怀用户,希望摸着心实现其最初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