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齐河被指违规批地 |
|
作者:王法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03/11/25 9:49:40 【字体:小 大】 |
|
山东齐河被指2800亩违规批地背后 |

两个万亩大盘的关键时刻: 山东齐河被指2800亩违规批地背后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在11月16日向外界宣布要公开调查处理的5起土地违规大案。涉及山东齐河的项目是,“据群众举报,山东省齐河县政府涉及非法批准山东国际国科集团占用该县三个村的2800多亩耕地(其中多数为基本农田)兴建高尔夫球场和高档别墅。”
本报记者 王法争 济南、齐河报道 11月17日早晨,山东齐河县委的一位干部赵兵(化名)在驾车赶往单位的路上,突然接到朋友的电话:“听早上的新闻了吗?你们齐河因为非法批准占用大量土地被国土资源部公开通报了。” 所谓“公开通报”指的是,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在11月16日向外界宣布要公开调查处理的5起土地违规大案。涉及山东齐河的项目是,“据群众举报,山东省齐河县政府涉及非法批准山东国科国际集团占用该县三个村的2800多亩耕地(其中多数为基本农田)兴建高尔夫球场和高档别墅。” 和赵兵一样,齐河县上下也是至此才知道这个无名小城一夜之间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前齐河被媒体瞩目是因为有两次大手笔的招商引资项目,一个是总投资60亿元、占地1.2万亩的国科国际高尔夫别墅,另一个是总投资126亿元、占地1.68万亩的澳门名嘉集团“三城一区”项目。 据本报记者了解,11月19日和20日,山东省、国务院国土部门的调查小组先后抵达齐河,开始对2800亩违规批地事件进行实地调查。齐河县政府办公室的客主任对记者说,和案子有直接关联的国科公司已经停业整顿。而当记者向当地114查号台询问另外一家用地大户澳门名嘉的电话号码时,却被告知:该单位已经进行了保密设置。 山雨欲来,两个万亩大盘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省、部调查组抵达齐河 11月19日上午10点,本报记者赶到齐河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联系采访时,得到的答复是“不在单位,在宾馆里”。 他们所说的宾馆指的是齐河宾馆(即齐河县委、县政府的招待所)。当天,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调查组进驻齐河宾馆,开了3个标准间。齐河县所有和此次“土地事件”的有关人员都云集宾馆,协助省调查组进行调查。该县土地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好准备迎接国土资源部调查组20日的到来。因为按照统一安排,这次调查“如情况属实,将公开处罚、公开追究、公开曝光”,措辞比以往要严厉得多。 “这次事件来得太突然了,我们事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县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前些天我们还积极地把国科、名嘉等项目当作招商引资的典型进行宣传。”这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大家都在猜测,可能是中央直接通过卫星遥感照片发现的,因为这些项目都没有到国务院报批。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的负责人说:“我们事先知道这个消息,因为所有的举报最终还得回到地方上。” 问题的关键是,齐河县是否存在违规向开发商批准征用2800亩土地的事实?齐河县土地局局长满传贵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既然中央已经通报了,县里违规批地的事情肯定存在,可能在具体数目上和上级掌握的数字不太一致,没有那么严重。” 分管副县长司明水11月19日也一直陪同省调查组工作,对于记者关于违规土地的问题一概拒绝,“在上级调查组得出结论之前我们不发表任何看法,一切以调查结果为准。” 本报记者在该县各部门采访时也是如此,“县里已经下了通知,关于此事一律不能接受采访。”当记者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到国科国际的现场去看看时也被他们婉拒了,“不用看了,都已经关门整顿了,有了县里的通知,去了也不会有人接待你。” 但是,随后本报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拨通了国科国际的售楼电话,一位姓孙的先生否定了“停工整顿”的说法,“不可能,你可以来看看,起重机、推土机现在还在作业呢,我们第三期工程正在进行中。”孙先生还热情地邀请记者到现场参观,“这次事件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那是针对县政府不规范操作的。我们的别墅都是五证齐全,没有任何问题。”
两个万亩地产项目 国土资源部的通报,首次将2800亩地和齐河国科高尔夫项目联系在一起。 根据开发商北京国科集团的对外宣传,这个总投资60亿元、占地12000亩的高尔夫娱乐广场项目分两个阶段建设。其中第一阶段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3200亩,包括国科国际高尔夫别墅(占地1500亩)、国科国际高尔夫球场(占地1400亩)、国科酒店(五星级园林式酒店)与国科健身娱乐城(两者共占地300亩);第二阶段投资42亿元,建设占地7000余亩的大型社区。这些数字无论怎样组合,都找不到举报材料中提及的2800亩地的影子。 知情人士提醒记者,2800亩可能是举报者所在村庄被征用土地的数量。但这个数字并非关键所在,也许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两个万亩地产项目。 小小齐河县,何以冒出两个让济南地产商也自叹不如的大盘? 齐河县与山东省会济南隔河相望,行政区划属于德州市,距济南市区只有11公里、15分钟车程。正是基于此,投资60亿元、占地1.2万亩的国科国际高尔夫别墅区才会在2001年入主名不见经传的齐河小县。记者注意到,来自北京的开发商国科集团在项目选址上颇为精明,南邻直通济南的308国道,别墅区的东面就和济南的天桥区接壤。名义上是在齐河,其实和在济南郊区没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国科的如意算盘也正在于此。作为副省级省会城市,在济南拿一块同样面积的土地需要的成本要高得多,而在齐河建成的项目一样可以卖到济南:他们打出的招牌是要做“济南城外城”。尤其是在今年2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出“在未来五年内限制别墅项目的大规模开发”的通知以来,他们更是喊出了“济南最后的别墅”的口号。 据了解,国科现在已经累计完成投入12.1亿元,第一阶段一期建成的215栋别墅几乎已经销售一空,正在建设的600栋别墅可于年底竣工。由于市场看好,去年12月,国科集团又决定增资42亿元建设占地7000余亩的别墅公寓、大型娱乐区、医院和大学城、中小学校及相关配套设施。 还有比国科胃口更大的,那就是澳门名嘉集团。2002年8月,澳门名嘉集团高举“山东国际物流商贸批发会展中心”的大旗挥师齐河,一出手就是126亿元。根据规划,澳门名嘉集团这个项目要建成“三城一区”,占地1.68万亩,其中包括投资24亿元、占地3000亩的名嘉工业城,投资20亿元、占地3000亩的家具批发展销城,投资2亿元、占地300亩的商贸娱乐城。当然,大头还在后面,那就是投资80亿元、占地1.05万亩的配套住宅区(以上数字引自齐河县代县长刘建国2003年1月18日在齐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据悉,目前澳门名嘉集团的“三城一区”项目已投入6000多万元搞规划设计,并注册了齐齐发大市场有限公司和新立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250万美元,两公司的办公地点已定,26名设计人员全部到齐河,正在开展前期筹划和项目策划工作。首期工程已经在今年7月20开工,其中的“齐齐发商贸城”今年计划完成24万平方米工程量,投入4亿元。 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名嘉的项目和国科高尔夫别墅紧挨着,前者偎依在308国道北侧绵延近5公里。虽然齐河县政府部门的一位人士极力向记者解释两项目所占土地都有些沙化,但记者注意到,附近尚未成为工地的地方就是农人正在耕作的良田。
招商引资和非法占地悖论 本报记者在齐河采访时,听到许多人抱怨“上级不理解基层想招商想发展的愿望”。而土地是他们能引来大项目的最大法宝。 这一点,在一份齐河县府为开发区制定的招商引资暂行规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赠送”土地使用权成了他们吸引投资商的秘密武器: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00万元的单个项目,无偿使用土地15亩,每增加投资100万元,多提供土地5亩。其中对生物工程、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的,也可按上述标准无偿提供土地。 其后,该县又破天荒地喊出了“齐河招商无政策”的口号,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实行“一事一议”,就是说这些优惠并不是底线。 这些优惠让齐河在招商引资方面屡屡告捷。澳门名嘉集团独资建设的国际商贸物流会展中心项目原本打算放在济南,当初的投资预算仅为2亿美元,已经在2002年7月8日和济南方面签署了合同书。得知澳门名嘉集团准备在山东投资的消息后,齐河县委书记李风臣亲自挂帅出击。为了能和名嘉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有个会面的机会,他盯住对方的车,不休息、不吃饭,一直跟了12个小时。虽然这个来之不易的见面机会只有短短的7分钟,却使名嘉集团注意上了齐河,并且投资额也急剧增至126亿元。 现在,齐河的这些创新已经成了“成功经验”开始对外输出。山东青州市党政领导自齐河考察回去以后曾这样介绍:“齐河县一次无偿送给北京国科集团1.7万亩土地(原文如此——记者注),引进了投资60亿元的高尔夫球场项目、五星级大酒店和别墅群项目,把齐河建成了济南的后花园。” 但是,承诺容易兑现难。山东省一年的用地指标也不过几万亩,这两个项目如果要上,那就要挤占和压缩其他地方的项目用地。而即使有总量限制,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王选对这种用地指标折抵办法依然不赞同,“在当前耕地保护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进行折抵对耕地保护是一个冲击”。 王选认为,这种向耕地要收益、要政绩的做法,主要是因为“一些领导对耕地保护的认识有差距”。今年提出要达到100个亿收入,明年200个亿,就把耕地保护忘到一边去了。从国土资源部兴师动众的调查来看,齐河这两个超级大盘要想全部获得批准基本无望。
| | |
|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
|
上一篇文章: 中国最大众化产品寻求窄众突破 下一篇文章: 日五大商社卡位中国,“制造业工厂”变“制造车间”?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