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马志平有钱收购中科健吗? |
|
|
马志平有钱收购中科健吗? |
|
作者:顾建兵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04/2/10 9:36:47 【字体:小 大】 |
|
马志平有钱收购中科健吗? |

股权转让乱花迷眼:马志平有钱收购中科健吗?
本报记者 顾建兵 上海报道
国资委放行 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吗?2月4日,中科健A(000035,SZ)发布公告: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深圳科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健集团)产权变动完成后,该公司由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转化为民营企业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所持公司3361.4万股股份属非国有股。 这意味着南京合纵以1亿元收购中科健的大股东深圳科健集团股权的事情已告一段落。 时间回溯到2003年10月21日,中科健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深圳科健集团的全部股权被持有者中科院等三家公司转让给南京合纵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合纵”)和成都久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久盛科技”),其中南京合纵持有科健集团99%的股权,久盛科技受让的1%的股权也托管给南京合纵。 在国资委批准之后,作为民营企业的南京合纵将通过深圳科健集团间接成为中科健的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为29.01%。 南京合纵成立于2002年3月15日,注册资本变更为2.2亿人民币。其中南京长恒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长恒实业”)持股40.91%,江苏中桥百合通讯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苏中桥”)持股31.82%,苏晓东持股22.72%,另外还有黄斌等5名自然人共持股4.55%。其中现任熊猫移动总经理马志平持有长恒实业51%的股份。 从2002年开始,这家南京公司与中科健的股权变化如影随形。早在2002年6月,南京合纵受让中国高科(600730,SH)所持有的科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科健信息”)44%的股权,中国高科同时将剩下的7%的股权委托给南京合纵管理经营。 到了2003年12月30日,中科健将旗下全资子公司成都科健高技术公司的70%股权,转让给西藏金珠股份有限公司(600773),转让总额为2520万元人民币;同时,中科健还将成都科健高技术公司剩余的30%股权转让给深圳市金珠南方贸易有限公司,转让金额为1080万元人民币。 而根据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南京合纵的第一大股东南京长恒实业持有西藏金珠20%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而南京合纵的第二大股东江苏中桥则持有西藏金珠14.97%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两关联公司为西藏金珠的实际控制人。 经过一串连环转让后,至此南京合纵已经获得了中科健的控制权。有人说,马志平这会儿应该在南京举杯欢庆。 来自熊猫的消息则称,马志平在几天前去韩国考察手机设计行业了。其助理花永清的回答颇为暧昧:“从理论上说马总是收购了中科健。”马志平此前曾对记者表示,自己不会过问中科健的业务。花永清再次确认,马志平将不会过问中科健的具体事宜。。 而中科健董秘张卫民表示自己不便做任何评论,只是告诉记者,南京合纵曾致电咨询过国资委批准股权转让的事宜。
马志平没有实力收购? 马志平完全靠手机发迹。 1992年,当时27岁的马志平还只是南京市六和县邮电局的一个工作人员,当时的工作是经营邮电器材。 1994年,马志平离开六和县邮电局,来到南京市开始经营自己的手机销售业务。他和一个合作伙伴成立了一家手机销售公司———南京捷迅移动通讯有限公司,专门销售摩托罗拉手机。 1999年,马志平带着一个财务、一个驾驶员和两个副总离开南京捷讯,成立了江苏天创通信实业有限公司,开始做上了科健在江苏省的总代理。 马志平把销售摩托罗拉手机的一些经验移植过来,很快,科健手机便在江苏市场上打开销路。最多的时候,一款手机的销量一个月达到了4万台,一度占据了科健手机在全国销量的50%。 但是马志平不满足于做一个省级总代理。2003年,当熊猫公司找上门去的时候,马志平毅然决定放弃了科健的代理,转而和熊猫成立了合资销售公司———南京熊猫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手机之外,马志平还有另一项投资———教育,他在南京共参与投资了中山学院等三所学校。 “马志平没有实力收购中科健吧。”江苏手机业界一位与马志平交往甚密的人士告诉记者。据他推算,以马志平自己手头的资金,要收购中科健会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而且他认为,中科健和熊猫这两个二线品牌之间并没有太强的互补性,收购后融合到一起完全没有必要。 这位知情人士认为,熊猫手机去年销售达到300万台,在信息产业部的排名中已经跃居第10名,而马志平也希望借助熊猫这个平台大干一场。据花永清透露,熊猫目前正准备在南京新建一个工业园,占地近3000亩,该工业园同时还将邀请一些台湾手机代工企业进驻,以便给熊猫手机做OEM。 而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熊猫移动在南京成立了南京摩拜、熊猫通信技术等三家手机研发企业,准备打通手机研发、制造、销售的整个链条。 如果是马志平真正控股了中科健,那么他同时还要面对一个左手打右手的尴尬,这势必将破坏他同熊猫的关系。 对于外界有关马志平是看中了中科健每年近500万台的生产能力的猜测,该知情人士分析说,熊猫目前自己的手机生产线还未完全开足,根本没必要花这么大的代价来收购中科健。据了解,目前贴牌生产每台手机的价格仅为20元。 而令人不解的是,与熊猫手机的上升势头相反,科健手机在市场上的表现一路下滑。在TCL和波导尚未崛起的2001年,科健手机一度曾是国产手机行业的老大,而如今,该品牌除了在江苏市场表现尚可外,其他的市场都表现平平。
郝健学的中科健 该知情人士还告诉记者说,在江苏手机业界流传,马志平同中科健总经理郝健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便及时沟通来回答外界的提问。 记者曾数次试图联系郝健学,但是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而马志平亦身在韩国,所以此消息一直未能得到双方的确认。 1993年10月,郝建学和史学兰(她的身份为中科健的董事)分别以出资600万和200万元成立了深圳智雄电子,郝健学担任董事长。 1998年4月,深圳智雄电子从科健集团手中取得中科健3100万股(占总股份26.75%)位列中科健第二大股东。 2001年,郝健学开始涉足香港资本市场,郝建学收购香港上市公司美时家具,担任董事会主席,并将公司改名为易通控股有限公司,中科健另一个高层林秉森担任公司董事。此后,易通控股转型为移动电话及电子零部件贸易商,公司主要为中科健提供零件、部件、设计及技术,同时还代理三星手机在内地的销售。 郝健学控制下的中科健一直因为关联交易和高额担保,在证券市场倍受指责。 早在2001年,中科健就因与深圳智雄电子的关联交易而遭到资本市场的怀疑。 中科健200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外购材料有14.9亿元是通过易通控股下属EZCOM公司采购的,占该公司整体外购材料的54.27%。 据披露,在郝建学入主以后,2001年,易通控股税后利润增长超过150%,为7978.9万港元。2003年上半年,该公司利润也达到了2400万港币。 与此同时,中科健手机的业务毛利率下滑到只有9.31%,这引发资本市场对这种关联交易的怀疑。很多人因此认为,郝健学通过这种交易转移了中科健的利润。 2003年6月,证监会曾因此向中科健发出整改报告,指出中科健重大关联交易不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重大问题等问题。 有人怀疑,作为资本市场的“坏孩子”,此次股权转让是不是郝健学导演的双城记?会不会又是一次内部人游戏?
| | |
|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
|
上一篇文章: 香港十号码头进退维谷 下一篇文章: 李东生:TCL是跨国公司吗?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